4月29日,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办,北京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252人,北京市模范集体195个受到表彰。表彰人员中,有在生产一线勤奋敬业、精益求精、锐意创新的大国工匠和北京大工匠;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科研人员;有在“三大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致富带头人;还有在推动依法治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人物,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劳动模范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院长栗光明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深耕肝脏外科领域,为医疗事业不懈奋斗的褒奖!
深耕肝脏外科,书写生命奇迹
栗光明在肝脏外科领域深耕不辍,始终站在医疗技术发展的前沿,率先开展多项高难度、创新性肝脏外科手术,以精湛的医术为无数患者驱散病痛阴霾。截至目前,他已完成超2000例次各类肝移植手术、超3500例次肝癌切除手术,这一组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重获新生的鲜活生命!在他的带领下,北京佑安医院连续5年肝移植手术量稳居北京市首位,术后长期存活率更是在全国名列前茅。栗光明在完成常规移植手术的同时,不断探索,挑战极限,积极开展劈离式肝移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一个供肝劈分为两部分,分别移植给两位受者,实现‘一肝救两命’。栗光明表示,这样最大限度利用有限、宝贵的供肝资源,增加供肝数目,从而为更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生存希望,他以实力铸就了肝脏外科领域的“佑安品牌”。
勇担时代使命,攻克医疗难题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栗光明主任勇挑重担,第一个撰写《开展肝脏移植的新冠定点收治医院疫情防控与生物安全管理专家共识(2020版)》,在《器官移植》杂志上发表。这份共识为全国器官移植工作在特殊时期的安全开展提供了关键参考,彰显了他作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此外,他还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将HIV相关手术例数从最初的几十例大幅提升至近600例/年,为众多特殊患者群体带来了生的希望,成为患者心中的“生命守护者”。
聚焦学科发展,培育医疗人才
栗光明深知,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学科的建设。2022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团队成功获批国家第一批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和国家肝脏移植执业医师培训基地,为全国肝脏疾病诊疗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同时,他本人科研成果丰硕,学术造诣深厚,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文章36篇;先后承担17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主持多项临床试验,科研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这些科研成果为肝脏外科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推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砥砺奋进前行,诠释医者初心
从医多年,栗光明始终坚守“爱岗敬业、忠诚履职、清正廉洁”的职业信条,先后荣获第五届“金柳叶刀”奖、“首都健康卫士”提名奖、“人民好医生”等诸多荣誉。但他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奋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