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jpg

JCI标准的先行者-------示范科室工作报道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30

自2015年7月设立“JCI示范科室”以来,人工肝病房、五官科病房、临检中心3个示范科室依照JCI条文标准以及台湾专家辅导过程中所提及的建议与要求,从“患者安全”、“患者权力”、“药品管理”、“感染预防控制”、“设施管理与安全”几个方面,认真检查在各自科室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汇报了60余条需要改进的项目。并以“文字描述”配以“图片说明”的形式,提出了示范科室的改进建议和需要协助完成问题改进的部门。争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尽快改进我们现存的问题,成为“JCI标准的先行者”。

由于提交的改进项目中涉及到:规章制度的完善、环境与基础设施改进、治疗护理用物改进等诸多方面内容。3个示范科室在科主任的带领下,从自身工作找差距,首先改进科室层面的问题。从点滴改起,从护理工作做起,逐渐达到规范化。同时示范科室积极与支持部门联系,协助对如下问题进行了改进。

1.在李宁院长的支持下,医院对B楼污染端进行整体改造后,实施门禁管理,确保标本、废弃物、可重复消毒使用的污染器械与敷料的安全。

2.JCI办公室在孙桂珍副院长、张有德科长的支持下,邀请总务处曹凤对60余条“问题与建议”中需要总务处协调解决的条目进行了集中讨论,使得一些问题在3个示范科室中及时得到了解决。

3.医务部及时制定了佑安医院“手术部位标识制度”。手术相关科室已开始执行其规定。

4.临检中心与医务处、网络中心经过3次的共同协商,对危急值报告的“网络

一体化”的“无纸化”办公程序达到了共识,并在积极运作中。

5. 临检中心针对POCT(即时检验)的操作与报告程序,临检中心与医务处共同

制定了相关制度的初稿。同时,与医学工程中心对开展POCT工作的科室进行相

关仪器的摸底统计,将联合医学工程中心、护理部即将对使用科室人员进行POCT

设备使用培训与质量管理。

6. 孙桂珍副院长、张有德科长到临检中心进行现场勘察环境结构;黄晶主任到临检中心查看动线走向、废弃(标本)物、垃圾处理状况后,现场办公,当即提出改进预案。

7.护理部对护理方面20余条相关制度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特别制定了“患者腕带佩戴规范”,保证身份识别制度的落实。

8.护理部为保证抢救物品/药品的应急使用,对全院不同型号抢救车物品的分层存放进行了统一规范,制定了"抢救车药品、物品一览表"。同时,为改变过去护士每班清点、交接抢救车药品、物品(实际并非每日有抢救使用)的繁琐流程,更改为抢救使用后进行整理、补充、清点、签字后使用“封条”封存的便捷方式。

9.医院感染科不定期的进行巡查,监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为科室安装了手卫生设备,病房楼道的扶手上添加了快速手消剂,方便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使用;工作区每个水池都备有洗手液和纸巾,医务人员洗手后再也不用“甩干(双手)了”。

10. 网络中心依照“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的规定,及时将各种表单统一增加了患者“出生日期 ”这一必须询问的项目,使得制度内容与执行项目达到一致。

11. 医工科对临床护士长进行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 制定了科室相关仪器的检查记录单,做到日有检查,月有检修。并且每月一次到临床科室进行心电图、监护仪、输液泵等仪器设备的检测,确保了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

12. 药学中心严格执行高危药品分类标识与分区(定点)放置管理,增加了看似、听似药品提示标识。定时补充,送药到科室。

13.洗衣房为示范科室部分患者更换新的病号服;全院不再清点污染病号服,直接依照科室基数进行补充;减少了清点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了工作人员时间。协助五官科病房及时为患者安装了可以保护隐私的“病床隔帘”, 洗衣房定期更换患者椅套和病室的窗帘,并予以清洗。

14.电工班的师傅已定期到病房进行电路安全的巡查并记录,做到“干过留痕”。

总之,有了院领导的支持和相关科室的帮助,示范科室的提案与建议将会逐一得到解决,相关的工作也一定形成规范。

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会受到JCI评审专家的认可!

撰写人:汪巧娅

2015.11.16